内蒙古

详情

2025年下教资《教育知识与能力》高频重难点:中学科目二必背考点(11)
招教网 2025-09-06 17:32:58

关键词: 教师资格证

  • 备考没方向?
  • 考试时间不清楚?
  • 成绩看不懂?
  • 考试内容没有掌握?
  • 拿证之后何去何从?
  • 别人上岸也这么难?

扫码添加专属备考顾问
▪ 0元领取考点真题礼包
▪ 获取1对1备考指导

No.14 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教育目的的全面性;②教育任务的多样性;③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因材施教;②教学方法上的不断更新;

③教师需要“教育机智”。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连续性是指时间的连续性。教师劳动的连续性是指教师要不断了解学生的过去与现状,预测学生的发展与未来,检验教育教学效果,获得教育教学反馈信息,准备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活动。

广延性是指空间的广延性。教师劳动没有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都可能成为教师劳动的空间。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长期性指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的影响具有迟效性。

间接性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如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通过一个个教师的个体劳动来完成的。每个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在一定的目标上,都具有很强的个体性特征。

同时,教师的劳动成果又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所以,教师的个体劳动最终都要融汇于教师的集体劳动之中,教育工作需要教师的群体劳动。

No.15 教师成长的历程

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关注的问题不同,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教师在不   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是:“学生喜欢我吗?”“同事们如何看我?”“领导是否觉得我干得不错?”……因而有些新教师可能会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处理好与学生的个人关系上,有些新教师则可能想方设法控制学生,因为教师都想成为一个良好的课堂管理者。

2.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适应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即进入了关注情境阶段。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传统教学评价也集中关注这一阶段,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关注学生。教师将会更多地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某些教学材料和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2025年教资上岸大本营

  • 公告资讯
  • 干货资料
  • 每日刷题
  • 备考讲座

扫码进群,备考路上不孤独

互帮互助,共同上岸

收藏

相关推荐

(c)2008-2025 招教网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
协会
经营网站
备案信息
不良信息
备案信息
中国信用
企业认证
网络110
报警服务